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聚焦地理标志
盛夏时节,走进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白水村1组,耳边总会萦绕“淅淅索索”的声响,这是开州区的地理标志产品开州水竹凉席在生产中发出的声音。循着声音的来源,来到水竹凉席生产车间,一间如礼堂般宽敞明亮的厂房里,数十个能工巧匠正在认真而紧张地劳作着。有的在划竹,有的在破篾,有的在编织,竹片、竹条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,发出“淅淅索索”的声音,交织成一曲劳动交响乐。
开州水竹凉席是开州区的传统编织产品。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,开州区中和镇三合村的能工巧匠以竿圆、节稀、修长、竹质紧密的竹中上品——水竹为原料,编制成各种凉席,席面柔软爽滑,清凉宜人,是当地人度过炎夏的必备佳品,深受人们喜爱。
据当地人介绍,“开州水竹凉席”在使用过程中,自然产生色变,初淡绿而渐渐泛黄,由中黄而金黄,多年使用,黄色浸润,黄中呈红,红黄相映,色泽喜人,使用越久,席面越柔软细腻,凉爽宜人,折叠后亦无损伤;水竹凉席中的上品乃腊篾之席,竹破为篾后,以青黄篾分类,浸泡水中,多越几冬,柔韧性、吸水性更强。因以越冬为标准,故称腊篾,备受开州人喜爱,以至乡下可以作丈量单位,诸如水井深几腊篾、河宽几腊篾等。
水竹凉席是传统手工凉席中的典型代表,从取料破竹,直至成席,共需砍水竹、剔竹、划青、破竹、划块篾、起棒篾、过机刀、晒篾、过匀刀、打捆圈、用水蒸煮1个小时、用凉水浸泡8个小时、过刮刀、编织等10多道工序方可制作完成。水竹凉席的篾丝一般有1600头至1800头,最细可达2000头以上。
民间艺人在编织过程中利用自然形成的不同反光,能编织出有山水、人物、名家字画、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的凉席。传统的图案有二龙抢宝、仙女补衣、喜庆丰收、万马奔腾、狮子滚绣球等,层次丰富,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堪称席中珍品。
开州水竹凉席曾在北京的大型会议上展出,被评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,编织有巫山奇峰、嫦娥奔月、狮子滚绣球等图案的开州水竹凉席还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友邦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一批批织有熊猫戏竹、巫山神女等图案的开州水竹凉席就飘洋过海,销往美国、日本、朝鲜、新加坡、埃及等国家和地区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竹编这种纯手工工艺品的制作不仅耗时费力,而且技术性很强,收入也相对较低,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赴外地打工也不愿从事竹编工艺行业。
为了拯救传统竹编工艺,开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成立了开州区三合水竹凉席专业合作社,组织散在民间的老艺人,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发掘、研发濒临失传的水竹凉席生产工艺、品种,不断为水竹凉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,定期对竹编工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。该合作社统一生产计划、原材料供应、生产场地、“开州水竹凉席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、对外销售,不断吸纳分散的竹编工艺户加入,促进当地水竹工艺竹编凉席产业发展,使开州区水竹工艺凉席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发扬光大。
文章开头的场景,领头的是56岁的童庆中,他是开州区中和镇中峰村人,从小便对家乡的水竹凉席十分热爱。在童庆中的记忆中,小时候中和镇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编织水竹凉席,大人小孩利用空闲时间编织竹凉席的场景令他深受影响。
“竹艺是手工活,它充满着神奇。”看到小小篾条经过大人们的双手编织成凉席,童庆中暗自决定要学习竹编工艺。上学期间,他经常背着老师和家人悄悄学习。14岁初中毕业后,童庆中跟随村里的老篾匠师傅学习竹编工艺。
从划竹子到编织,共有10多道工序,童庆中十分认真地学习,从不马虎。在学习期间,他的双手不知被竹子划出了多少伤口,双手长满了茧子。尽管如此,童庆中没有放弃,经过3年的学习,他熟练掌握了竹编工艺所有技术,成为村里有名的篾匠。
在童庆中等人的带动下,彭昌芬、袁永义等一大批能工巧匠成长起来,水竹凉席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。如今,开州水竹凉席有坐席、睡席、挂席、帘席等10多个品种,年产量最高可达2万床,产品畅销北京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新疆等地,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,工人们每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。2012年,“开州水竹凉席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并得到了市、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还被认定为重庆老字号。
“如今,我们的水竹凉席价格从以前的每床600元涨到了1000元左右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打造、经营功不可没。”三合水竹凉席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部门负责人高敏说。
“明年,我们准备在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,扩大规模建设1万亩水竹生产基地,并在本土网络交易平台‘开街网’注册网店,开展网络营销,争取年销量达到3万床,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,解决1000多人就业,2022年则达到4万床,努力使水竹凉席迎来更加高光的时刻。”对于水竹凉席产业的未来,三合水竹凉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毅壮志满怀。(柳鹏 彭春生|中国知识产权报)
(编辑:邵京京,编校:崔静思,审读:蔡莹 孙雅曼)